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财报解读:份额增长106%,净资产增100%,净利润亏损779万,管理费146万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3月31日,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了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2024年面临诸多挑战,净利润亏损,净值表现不佳,但基金份额和净资产规模实现增长。以下是对该基金年报的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净利润亏损,资产规模增长
本期利润亏损,资产净值有升有降
2024年,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基金A类本期利润为 -6,895,386.65元,C类为 -898,827.47元,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从资产净值来看,A类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128,094,401.91元,较上一年度末有所变化;C类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103,934,561.96元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项目 | 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A | 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C |
---|---|---|
本期利润(元) | -6,895,386.65 | -898,827.47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 128,094,401.91 | 103,934,561.96 |
份额与资产规模增长显著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88,717,101.62份,较上一年度末的139,837,615.31份,增长了约106.46%。其中A类份额为159,307,434.49 份,C类份额为129,409,667.13份。基金总资产从2023年末的119,232,449.29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236,773,089.20元,增幅约98.58%。这表明尽管基金处于亏损状态,但投资者申购热情较高,推动了份额和资产规模的增长。
时间 | 基金份额总额(份) | 基金总资产(元) |
---|---|---|
2023年末 | 139,837,615.31 | 119,232,449.29 |
2024年末 | 288,717,101.62 | 236,773,089.20 |
基金净值表现: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但仍处低位
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
过去一年,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5.44%,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9.16%,A类跑赢业绩比较基准3.72个百分点;C类自合同生效起至2024年末份额净值增长率为7.07%,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1.41%,C类落后业绩比较基准4.34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 -19.5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30.33%,跑赢业绩比较基准10.74个百分点。这显示出基金在部分阶段能够相对业绩比较基准取得较好表现,但整体仍处于净值下跌状态。
阶段 | 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A | 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C | ||||
---|---|---|---|---|---|---|
份额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份额净值增长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③ | |
过去一年 | -5.44% | -9.16% | 3.72% | / | / | /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19.59% | -30.33% | 10.74% | 7.07% | 11.41% | -4.34% |
净值波动与市场环境相关
2024年医药生物指数呈现调整态势,国内消费承压、集采价格偏低,海外受生物安全法案、美联储高股息等影响,海外需求表现较弱,CXO企业收入利润出现下滑,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基金净值表现。尽管基金在部分时段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但整体市场环境的不利使得基金净值仍处于低位。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坚守创新医药,业绩受行业拖累
投资策略:聚焦创新医药,注重风险收益匹配
创新医药基金秉承稳健成长的投资理念,在组合中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匹配。2024年,尽管医药行业面临困境,基金依然坚守创新医药主题,投资策略未发生改变。在资产配置中,综合考虑宏观与微观经济、市场与政策等因素,确定组合中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比例。
业绩表现:行业困境致业绩不佳
受内外需双重压制影响,2024年医药生物指数调整,基金业绩受到拖累。全年来看,基金未能实现盈利,这与医药行业整体面临的挑战密切相关。国内仿制药企业因集采等因素表现低迷,海外CXO企业受外部环境影响收入利润下滑,这些都反映在基金的业绩上。
市场展望:科技赋能,关注创新药产业链
科技赋能医药投资见底
2025年初,Deepseek、AI医疗引爆市场热情,海外资金增配国内资产,港股投资复苏,创新药、CXO等底部反弹。基金管理人认为,科技赋能下,医药投资底部已现。国内经济企稳,有利于医药相关股票走出一波行情。
看好创新药等板块,警惕外部风险
基金管理人看好创新药产业链、CXO、科学服务、器械等股票表现。然而,风险来自于外部环境,美国限制国内资金投资高科技领域、持续提高关税,引发投资者对国内资产的担心。这些外部因素可能对基金未来投资收益产生不利影响,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费用与交易情况:管理费稳定,交易费用有变化
管理费与托管费
2024年,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1,455,417.06元,较上一年度的1,501,185.07元略有下降;应支付的托管费为242,569.52元,较上一年度的250,197.56元也有所下降。基金管理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1.20%年费率计提,托管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20%年费率计提。
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 | 1,455,417.06 | 1,501,185.07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 | 242,569.52 | 250,197.56 |
交易费用与佣金
基金通过国泰君安证券的交易单元进行股票交易,2024年应支付国泰君安证券的佣金为467,635.95元,占当期佣金总量的100%。与上一年度的540,399.06元相比有所下降。买入股票成本(成交)总额为441,039,036.93元,卖出股票收入(成交)总额为374,989,921.46元,买卖股票差价收入为 -5,967,721.87元,显示出股票交易未取得正收益。
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
应支付国泰君安证券的佣金 | 467,635.95 | 540,399.06 |
买入股票成本(成交)总额 | 441,039,036.93 | / |
卖出股票收入(成交)总额 | 374,989,921.46 | / |
买卖股票差价收入 | -5,967,721.87 | -12,860,918.17 |
持有人结构与份额变动:机构投资者占优,份额大幅增长
持有人结构:机构投资者为主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2,733户,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总份额比例为56.04%,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总份额比例为43.96%。A类份额中,机构投资者持有87,417,185.68份,占A类总份额的54.87%;C类份额中,机构投资者持有74,390,553.04份,占C类总份额的57.48%。这表明机构投资者在该基金中占据主导地位。
份额级别 | 持有人户数(户) | 机构投资者 | 个人投资者 | ||
---|---|---|---|---|---|
持有份额(份) | 占总份额比例 | 持有份额(份) | 占总份额比例 | ||
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A | 1,859 | 87,417,185.68 | 54.87% | 71,890,248.81 | 45.13% |
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C | 874 | 74,390,553.04 | 57.48% | 55,019,114.09 | 42.52% |
合计 | 2,733 | 161,807,738.72 | 56.04% | 126,909,362.90 | 43.96% |
份额变动:申购推动增长
本报告期内,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A申购份额为49,257,009.50份,赎回份额为29,787,190.32份;C类申购份额为151,966,233.66份,赎回份额为22,556,566.53份。整体来看,申购份额远高于赎回份额,推动了基金份额总额的大幅增长。
份额级别 | 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份) | 本报告期基金总赎回份额(份) |
---|---|---|
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A | 49,257,009.50 | 29,787,190.32 |
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C | 151,966,233.66 | 22,556,566.53 |
风险提示
- 市场风险:尽管基金管理人看好2025年医药行业在科技赋能下的表现,但外部环境如美国对高科技领域投资限制、关税提高等,可能对医药相关股票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基金净值。
- 行业风险:医药行业政策变化频繁,如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进,可能对创新药企业盈利产生影响,导致基金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加。
- 流动性风险:若出现单一投资者大额赎回,可能导致基金仓位调整困难,产生流动性风险,影响基金的正常运作和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国泰君安创新医药混合发起基金在2024年虽面临净利润亏损、净值表现不佳等问题,但在份额增长和资产规模扩张方面取得进展。投资者在关注基金潜在投资机会的同时,需充分认识到上述风险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