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师生到铜仁开展实践调研
4月11日至13日,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多彩村播实践团”前往铜仁市德江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及石阡县,围绕“村播”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实践成果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探访电商直播示范基地、特色产业村及村播基地,挖掘数字化赋能乡村发展的创新路径。
4月11日上午,为深入了解焕河村中乡村主播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角色定位和参与情况,实践团抵达德江共和镇焕河村。这里活跃着“爱莲嬢嬢(古村乐乐)”和“黔东农仓”等知名主播,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到他们借助直播平台,将乡村的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以及独特的乡村生活场景展示给广大网友,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实践团观看主播爱莲拍摄视频并交流。贵州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爱莲表示:“借助短视频推广和直播带货,村里的农特产品销量大幅增长,许多原本滞销的农产品如今供不应求,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参与到村播事业中来,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4月11日下午,实践团前往印江缠溪镇湄坨村直播电商示范基地进行调研。该基地是铜仁市首个“村播”基地。通过与湄陀村播服务中心的负责人、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者田陈交流得知,该基地整合了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仓储及主播培训等功能,已孵化常驻本土主播20余名。基地通过定期开展直播技能培训,提升当地主播的专业素养;同时,优化农产品包装和物流配送,确保农产品能够快速、新鲜地送达消费者手中,进一步推动了乡村产业与电商的深度融合。

实践团与湄陀村播服务中心负责人合影。贵州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4月12日上午,实践团来到松桃红星村。当地通过开展“村晚”活动,巧妙地将音乐元素融入村播,直播中除了农产品之外,还通过演唱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宣传乡村文化和风土人情,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这种创新的直播方式,让红星村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带动了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开辟了新的思路。
4月13日下午,实践团抵达石阡村播基地,与“黔乡姊妹”主播谭丽等展开交流。“黔乡姊妹”通过直播展示石阡的茶叶、特色小吃等农产品,以及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积极与粉丝互动,收集市场反馈,为农产品的改良和创新提供依据。此外,村播基地通过建设“黔乡姊妹”品牌的农产品加工厂,为周边村镇的农户提供就业机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实践团与“黔乡姊妹”交流。贵州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在与“黔乡姊妹”团队交流中得知,整个基地分为电商、仓储、视频和培训四个组,每个组互相配合形成闭环。目前该基地常驻团队人数20余人,多以待岗和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为主。年轻人正成为推动乡村复兴的核心力量,他们借助互联网直播带货及短视频推广,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宣传当地旅游资源,拓展市场空间,显著增强了乡村的经济动力和成长潜力。
“村播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正逐渐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它打破了地域限制,让乡村优质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为乡村文化传播、人才回流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此次调研,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村播事业,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以直播为桥梁,推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江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