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旅途中的经济舱综合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0:20:00    

4月24日,“产文旅·融绘澜图”——2025年观澜产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协同机制为核心,开启龙华产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活动发布“融绘澜图”品牌,“观澜特色产文旅精品路线”,展示观澜“产业+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整合观澜片区产文旅资源,开创“以产促文、以文兴旅、以旅彰产”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复合型文旅经济生态圈。

节假日将至,大家免不了出游奔波。在长途旅行时,您尤其要防范一个健康的隐形“杀手”——“经济舱综合征”。这一术语并不仅限于经济舱或乘飞机,而是泛指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所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

坐一天火车被拉去抢救

先来介绍一个真实案例:2025年3月初,医院急诊科就接诊了这样一位因“经济舱综合征”而陷入危急状况的患者。

来北京务工的任女士与家人经过23小时的火车行程后,终于抵达北京西站。然而,刚一下车,任女士就突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随后意识丧失,被紧急送往北京世纪坛医院。入院后,床旁心脏超声检查提示任女士可能患有急性肺栓塞。幸运的是,经120急救人员的及时抢救和医院急诊团队的精心治疗,任女士成功接受了溶栓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并在一周后顺利出院。

这些都是身体的求救信号

经济舱综合征,又称“旅行血栓征”。它是指在长途旅行中,因乘坐飞机经济舱、火车硬座、长途客车等空间有限的交通工具,长时间静坐不动,下肢血管缺乏肌肉收缩的挤压作用,静脉血液回流变慢,导致血液在下肢静脉淤积,出现下肢肿胀等症状。

此外,旅行中如厕不便,乘客可能减少饮水,使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也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经济舱综合征的早期症状可能仅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如小腿疼痛、肿胀、局部红肿发热,部分情况下可能无症状。若未及时发现和治疗,血栓脱落可能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发心慌、胸痛、胸闷、咳嗽、咳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休克甚至猝死。

因此提醒大家,旅行过程中一旦出现下肢肿胀、胸闷胸痛、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并尽快前往医院就医,避免严重后果。

从吃穿到坐姿做好预防

衣物 旅途中应多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此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如果因条件限制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建议穿着弹力袜进行预防。

饮食 在长时间的旅途中,请务必多喝水,每小时至少补充200毫升,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此外,还应避免进食过咸、过油腻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饮酒和大量饮用咖啡。

体位 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压迫下肢血管。同时,也不要长时间坐着睡觉,因为坐着睡觉时肌肉活动减少,加上某些体位可能压迫下肢主干静脉,减缓血流速度,增加静脉血栓风险。长途旅行中,应定期进行肢体活动,如勾脚尖、踮脚跟、绷大腿、转动踝关节等。

要注意,静坐超过4小时便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所以专家建议每1至2小时活动一次。药物方面对于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三个小动作 防止被栓住

在乘坐交通工具时,空间有限运动不方便。以下为您推荐三个坐姿状态下活动腿脚,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小动作。

踝关节运动

坐在椅子上,脚跟着地,像踩刹车一样,在玩游戏或看电视的时候您都可以这样练习,利用我们的小腿泵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每次3组,每次5分钟,可做5至6次。

伸屈伸运动

坐在椅子上,小腿向上抬起,勾脚,做伸屈伸动作,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静脉血回流,通过小腿的肌肉收缩,可以很好地让血液泵回心脏,每次3组,每次5分钟,可做5至6次。

环绕运动

坐在椅子上,也可一躺在床上,双腿向上抬高,双脚离地,做蹬自行车的动作。每次3组,每次5分钟,可做5至6次。

题图|羊城晚报资料图

编辑:秦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