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金双:让教师发现更好的自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07:10:00    

谷金双和孩子在一起。 资料图片

“她住得最远,来得却最早。”“她最听不得孩子哭!”“是她让我发现了更好的自己”……提起刚来两年多的新园长,教师们你一言我一句,有很多话要说。

从教师们幸福甚至兴奋的表情中能看出:他们打心底里认可这位新园长。她,就是北京市朝阳区秀园幼儿园园长谷金双。

“看见”孩子

一见面,教师罗楠就先讲起了桌子挪了6次的故事:“园长第一次来我们教室,一眼就发现门口的桌子摆放有问题,她利用午休时间带着我调整了6次,终于解决了门口拥挤的问题。”

“当你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在谷金双看来,好的教学方法、教育改革,都是从“看见”孩子开始的。

在谷金双的启发下,秀园幼儿园正在变成一个有儿童视角的乐园——各个教室内不再简单分成孤立的区域,而是用一日活动的规律串起各个区域:在大(2)班一角,孩子们在图书区自发建造了一个“盘丝洞”,单一的阅读空间和美工区进行联动,功能变为多元化的“看、读、演”。

教育活动不再一成不变,而是在孩子的发问中不断被拓展延伸:在中(2)班,一根普通的面条经历了面点制作、面条生日会、面条外卖等阶段,也把不同班级联系起来。

“空间、材料,都在按照孩子的视角重造。”保教主任杨晶悦体会很深,原先是幼儿园“给什么教什么”,现在是孩子“需要什么就买什么”。

激活每一位教师

谈到教师的成长,中(2)班班主任李乐和记者讲起了8次眼泪的故事:“去年幼儿园让我参加一次全国展示活动,在准备期间,活动方案、课件等都被我的‘团队’毫不留情地批评指正,我也一次次流下了泪水。”

李乐说的团队,包括同班教师、教研组成员、保教主任和科研主任,甚至园长。在团队的严苛指导下,李乐实现了蜕变,收获了掌声与荣誉。

谷金双常说:“没事,有团队!”在她看来,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团队理念、科研思维,正在秀园幼儿园向深处扎根。在谷金双的带领下,科研成为标配,教师不断被激活。

教师得到更多赋权,班本化教研遍地开花:南北粽子的体验与制作,《西游记》“识”人物、“辩”情节、“演”片段……班本活动走向多样化。

教研中,原本一个个纵向的教研组被打通,开展横向联合教研,教研组间形成双向赋能机制,园本教研逐渐形成了“1+2+N”的教研模式,即1个核心领导小组+2个教研组组长轮制+N个小组长,开创了教研协同新局面。

“园长总能看见每一位老师的闪光点,激活每一位老师。”教科研骨干王芳说,园长因人施策,对成长期教师给予鼓励和等待,对成熟期教师给予包容,对骨干期教师给予点拨和托举。

谷金双坚信,好教师是鼓励出来的。

家长成为“合伙人”

这两年,小班家长惊喜地发现,传统印象中,9月开学,幼儿园门口“听取哭声一片”的现象改变了,孩子入园就像回家一样快乐。

原来,谷金双2022年开始推行“渐进式入园”活动,从最初的亲子陪伴入园,到两小时独立入园,再到半日入园,最后到全日入园,使孩子顺利过渡,获得家长一片好评。

“要把家长从独资人变成合伙人。”谷金双说,想家长之所想,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超前预设:幼儿园通过调研全体家长的需求,形成了主题式家长课程培训体系框架,变“片段式”“浅层次”的交流为深入培训。

——全程融入:家长不仅可以走进幼儿园体验营养师、安全员、保育员等角色,还可以深度参与园所的班级管理、教研活动等,从参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陪伴成长:幼儿园不仅邀请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家长走进园所开展健康宣教、升旗仪式及法治教育等活动,还让孩子走进社区,参观附近小学,参加垃圾分类等活动。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谷金双带领团队创新了全程超前伴随式家园共育机制,构建了家长孩子共成长、家长幼儿园共培育、家长教师共陪伴、家园社共协同的育人模式。

“看见孩子、成就教师、尊重家长。”在从事幼教工作的21年中,谷金双一直秉持这样的信念,下一个20年,她仍将初心不改。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13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记者 禹跃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