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单车逛酒吧”是怎样的消费观
□李晓星
网络上有个段子,叫“骑着单车逛酒吧,该省省该花花”。当“精打细算”遇上“悦己消费”,Z世代正在重塑消费市场的游戏规则。这群年轻人,既能为一个手办豪掷千金,也会为2毛钱的购物袋精打细算——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消费观?
在商场试衣间里记下货号,转身打开比价APP下单;吃火锅时,拿着计算器精准比对团购套餐与学生折扣的价差……这些堪称“人间清醒”的行为,正是Z世代的消费日常。
不难发现,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越来越趋于理性。媒体的一项调查更是揭示,超过40%的年轻人购物时会反复比价,45.37%会选择“平替商品”,38.48%会认真参考其他消费者的评价。他们不再盲目追求高价、奢华的商品,而是更注重物品的实用价值,以及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的需求。
在许多年轻人的消费观中,“精打细算”是必修课。比价APP成为装机必备,二手交易平台用户中95后占比最高……年轻人正在用数字工具武装自己,他们似乎不想为不必要的品牌溢价买单,但愿意为真正的价值付费,“月光族”逐渐被“精致省”取代。
面子不重要,“悦己”最重要,这是Z世代消费观的底层逻辑。20元一杯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钱一个月的视频会员账号四处借,因为他们只为心动买单,不为面子消费。
反向旅游成风,小众景点受追捧。与上一代人相比,Z世代群体更会享受生活、注重个性和趣味。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跟团游和标准化旅游产品,而是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的旅行方式。于是,民宿、剧本杀酒店等新型住宿业态备受年轻人欢迎,他们享受在旅行中融入当地文化、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乐趣。
文博游成热点,盲盒买到停不下来。当国潮成为一种流行风尚,年轻人不仅更为积极主动地拥抱传统文化,也更乐于把传统文化带到日常生活中。凤冠冰箱贴一枚难求,汉服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年轻人用消费投票的文化自信。从追捧国际IP到钟情国内文创产品,Z世代正在用钱包重新定义潮流。
消费不是目的,而是通向美好生活的路径。当“性价比”遇见“心价比”,Z世代用自己的方式,解开消费“方程式”:他们既能为了热爱一掷千金,也会在细节处精打细算。这股风潮,正在倒逼商家回归本质:产品要够硬核,体验要够独特,服务要够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