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律追诉期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09:54:40    

法律追诉期,也称为追诉时效,是指 按照法律规定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依法追诉犯罪行为;一旦超过这个期限,通常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追诉时效制度的存在旨在平衡社会秩序、司法实践以及犯罪嫌疑人权益,并非单纯给予罪犯宽免。追诉时效的计算方式通常从犯罪之日起计算,若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则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7条的规定,追诉时效期限根据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分别设定为5年、10年、15年乃至20年。具体规定如下:

1. 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2.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需要注意的是,追诉时效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若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则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法律追诉期是刑事法律中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过了追诉时效期限,司法机关将不再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