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污染环境犯罪
污染环境犯罪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主观原因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部分人群虽然具有环保意识,但缺乏参与环保的主动性,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不愿及时制止,客观上纵容了环境犯罪的发生。
保护观念不强:在部分落后地区,居民的素质普遍不高,无法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污染及破坏环境的行为漠视,甚至牺牲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利益。
制度原因
犯罪成本较低:环境犯罪实际处罚概率较低,导致行为人的预期刑罚成本相对较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特征使得环境犯罪行为较为隐蔽,且环境污染行为的危害后果具有持续性,不因犯罪行为的停止而停止。
监管体系落后:在一些地区,环境执法监察体系比较落后,导致环境污染类犯罪案件尽管数量不多,但一旦发生,犯罪后果往往更加严重和恶劣。
经济因素
经济供应链规律: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工厂众多,现代制造业供应链的经济聚集效应使得相关行业链条上的企业在东部地区数量多且密集,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生产成本考虑:部分企业进行生产协助的周边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置环境保护于不顾,甚至与雇主产生共同污染环境的意思联络。
社会因素
共同犯罪心理:在共同犯罪中,各行为人都有相同的犯罪故意和意思联络,认识到整个犯罪活动具有内部一致性。
法律因素
法律制裁力度不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然而,法律制裁力度可能不足以威慑潜在的犯罪分子。
综上所述,污染环境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环境保护意识、制度、经济、社会和法律等多个层面。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环境污染犯罪,需要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执法监察、完善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