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丘陵包括哪些(山美,水美,树美,美丽的东南丘陵)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2 10:47:54    

我国丘陵分布广泛,无论高原,盆地,还是在某些平原间,都有丘陵的分布,但较大的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半部。自北而南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其中范围最大的是东南丘陵。

东南丘陵是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广大地区的低山和丘陵的总称,面积约6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低山和丘陵就占了这个地区总面积的70%。整个东南丘陵中还有一列列葱茂峻拔的山岭,大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据初步统计,我国的名山有40多座,其中三分之一左右就集中在这里。一个地区,竟然汇集了这么多的观赏价值极高的风景资源,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江南名山,山美、水美、树美,衬以古刹亭阁和变幻万千的气象条件,俨然是一处处的仙境。而各座名山又各具特色,竞相争艳。山岭之间是一串串红色盆地,翠岗红岩,壮丽多姿。由于这个地区面积广大,地形又有一定差别,习惯上可分为三部分:位于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湖南、江西和安徽境内的称为江南丘陵;南岭以南广东和广西境内的称为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分布在福建和浙江境内的称为闽浙丘陵。

江南丘陵平均海拔不超过500米,坡度和缓,谷地开阔,多为红色。丘陵的缓坡上,或树木成林,碧绿苍翠,或梯田层层,油菜飘香;或茶园片片,纵横成行。坡度较大的丘陵上,各种树木郁郁葱葱。江南丘陵中有不少海拔千米上下的中低山,如西部的武陵山、雪峰山,中南部的南岭,湘赣边境的罗霄山,鄂赣边境的幕阜山以及江西东北部的怀玉山等。这些山脉多由比较坚硬的岩石组成,有的绵亘于广大丘陵之中,有的突起在平地之上,气势显得巍峨峻拔。特别是因断裂而隆起的块状山地,更是悬崖峭壁,秀丽非凡。黄山和庐山是江南丘陵中的名山,风景优美,而南岭山地则另具特色。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峰峦迭起,怪石峥嵘,有名字的山峰,大小共有72个,峰峰都有如诗似画的优美风姿。莲花峰,如一新莲仰天怒放;天都峰,独立于群峰之中,雄伟瑰丽,怪石嶙峋。峰下云雾滚滚,犹如大海波涛。挺拔的黄山松长在石缝之中,铁骨冰肌,威武刚毅。“人字瀑”、“九龙瀑”如白龙骤下,响彻天地。各种温泉如丝如带,缭绕林间。

黄山自古就以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它兼有西岳华山之险,东岳泰山之雄伟,匡庐云海飞瀑之秀,雁荡怪石奇峰之胜。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了全国的名山,给黄山的评语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同时,整个黄山也是一个天然的动植物园,有几千种植物,几百种珍禽异兽。矗立在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的庐山,主峰海拔1,474米。庐山为地垒式断块山。这里险峰峭峻,飞瀑垂悬,山林苍翠,云雾多变,把庐山点级得奇丽挺秀,景色万千。尤其是那众多的瀑布,远远望去,象一束束挂在山腰的白色绸绢。黄山和庐山都是疗养和旅游胜地,国内外游人向往的名山。

南岭是分布在湘、赣、桂、粤四省(区)间的许多山脉的总称,主要包括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和大庾五个山岭,故又称五岭。

这条山脉的山岭各自分立,自成一簇。单独看,多呈东北一一西南走向。但从整体看,南岭峰岭相连,透迤东延,仍然称得上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由于山势不高,而且比较破碎,所以毛主席用“五岭透迤腾细浪”来形容这峰峦起伏的群山。忽断忽续的南岭,仍不失为南北气流的天然屏障。一山之隔,南北差别很大。岭南终年温暖,农作物一年三熟,岭北冬季比较寒冷,霜雪常见。所以,南岭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也是华南和华中的一条自然地理分界线。

闽浙丘陵由一系列与海岸线平行的山岭组成。西边的一列以武夷山为主脉,向北与浙江的仙霞岭、会稽山相连,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武夷山主峰黄岗山,高达2158米,是东南沿海罕见的峻秀山峰。偏东一列,从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天台山、括苍山、洞宫山、鹫峰山、戴云山以及博平岭。它们山山相连,峰峰奇美。山坡东缓西陡,平均海拔800米左右。

再往东,则逐渐过渡到沿海丘陵和台地。闽浙丘陵多由花岗岩和流纹岩组成。有的峰岭突起,坡面壁立,峡谷幽深,流水清清,有的外貌浑圆,岭矮坡缓,石蛋叠起,满坡遍山。

武夷山脉森林密布,保存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这里林冠蔽日,荆藤蔓生,附生植物众多,枯枝落叶层深厚。林中除了杉木、松树以外,还有银杏、楠木、红木、樟树等名贵木材。

两广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山脉有莲花山、滑石山、云开大山、十万大山、大瑶山等。粤北的丘陵多为砂岩组成,属红崖赤壁、高耸险峻的丹霞地形。广西和粤西的丘陵由石灰岩组成,属外貌奇特、山秀水清的岩溶地形。这里奇异的石林、孤峭的山峰、深邃的幽洞、奥秘的暗河举目皆是,特别是桂林一带最为典型。

东南丘陵的山岭间,分布着许多由红色岩层组成的红色盆地,比较著名的如浙江的金衢盆地,江西的赣州盆地、吉安盆地,湖南的衡阳盆地、湘潭盆地,广东的英德盆地,广西的柳州盆地、桂林盆地等。这些盆地都是与山脉相伴形成的,所以多呈与山脉走向一致的长条形。

大约从距今7,000万年的时候开始,这里的气候很炎热,在长期的炎热气候影响下,土壤里的铁质大部分氧化成红色的氧化铁,使土壤变成红色。红色土在流水作用下,被带到盆地里堆积下来,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成为红色岩层。后来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发生轻微折皱,又经流水雕刻,就成为现在红盆边缘的红色丘陵和盆地中的小丘。红色盆地内,村落密集,田连阡陌,农业生产相当发达,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

东南丘陵面积广大,林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全国著名的人工林区,盛产杉木、马尾松、毛竹等用材林。这里的木材产量,仅次于东北和西南,居全国第三位。东南丘陵还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有许多种是畅销国内外的名茶。此外,还盛产油茶、油桐、乌柏、生漆等多种经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