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要求(如何让别人答应你的请求?)
生活中有太多场合需要说服他人,让别人听取你的建议。
在职场我们需要说服领导、采纳自己的方案,生活中需要父母支持自己的选择,需要伴侣和孩子更配合更“听话”等等。
下面的10条建议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参考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其著作《影响力》中提到的内容,以及一些心理学原理和知识,说说如何让他人“顺从”自己、有效说服他人。

1、承诺和一致法则:
当人们说出自己的立场时(即承诺),就有要维持它的愿望(即一致性)。
所以想要别人答应你的请求,你可以先让他人做出某个决定、或者选择某种立场;比如直接让他人为环保捐钱可能会遭遇挫折,但是如果你先问“你愿意支持环保吗?”大多数人会回答愿意,这时候再申请捐款就会容易的多。
这一点用于自己也是一样的,比如某天看了一篇早睡早起鸡汤文,我们也会励志改变作息规律、调整生物钟;这种对自己的承诺会迫使我们改变行为和习惯,以至和承诺保持一致。
也许过几天又会打回原点,那也没关系,再次做出承诺就好了!(这也是为什么要时刻提醒自己的目标,因为这更能使我们保持动力、维护初心。)
2、互惠心理:
人们总是感觉到有责任去回报他们曾经接受过的恩惠。要想让别人帮助我们,就先去帮助别人!没有人愿意欠人情,当你再遇到困难去求助的时候,别人会非常愿帮助你;或者说,非常急于还你人情。
因此要真诚的帮助其他人!人情到用时方恨少!

3、社会认同心理:
人们喜欢跟同一群人采取一样的行动,效仿与其相似的人的做法。这也是让孕妇去宣传母婴产品、比让男人宣传要有说服力的多的原因。当你想说服某一个人时,可以先看看对方的同类人是否有过某类行为;以此去说服ta会更加有效。
4、权威性:
人们喜欢听取专家的建议!所以要磨练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把自己打造成该领域的权威,就可以更好的说服他人。
就算自己不是专家,也可以找到支撑你论点的“巨人肩膀”。
《黑天鹅》这本书里有句话,“人们几乎可以为任何想法找到先行者。你总能找到对你的论点作过部分研究的某个人,利用他的成就支持你的观点。”因此,去寻找你的权威支撑吧!

5、稀缺性:
当获取某一项事项的机会越少时,想要的人就会越多。我们常看到一些促销活动或奖励规则,比如仅有前XX名可以享受优惠;排名前X的员工可以得到XX的奖金。
当你想说服他人,多强调“采纳是有时效性的”或者“名额是有限的”,会更快速的引导人做出决策。
6、好感原理:
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所提出的要求。现实常见的是明星效应,好友熟人推介。所以我们要想说服他人,可以从他们认识的、熟悉的、信任的人下手,转介绍或者明星、KOL(关键意见领袖)代言,说服力可以加倍!
7、拆屋效应:
对困难循序渐进的心理。如果你想提出一个别人很难答应的请求,先提一个更难的请求,对方一定会拒绝;再把真实需求以让步的形式提出来,会提高答应的成功率。
这个效应来自于鲁迅的演讲:“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8、从小到大提要求和帮助:
如果你想寻求他人的帮助,又怕别人不答应的话,可以试试从小请求到大要求的顺序。
先说能不能帮我打印个文件、传递一份资料;再别人答应了你之后,再说能不能指导你完成新接收的工作。由于前面对方已经帮助了你,相当于已经建立了助人为乐的形象;再去提要求帮助,他们就更容易接受。
9、聚焦对方的收获:
记者大卫麦克雷尼在《你其实没那么聪明》中写道,在谈判协商过程中,向你的谈话对象强调接纳你的方案后他们将能得到的好处。举个例子,如果你正试图卖出一辆车,你应该说“这车按1000美元给你”而不是“给我1000美元买走这车”。
10、利用损失厌恶原理:
人们总是聚焦与自己已经获得的东西,想说服他人,就要利用他们厌恶对既得利益的损失。
劝说别人的时候,“你不做这件事会损失什么”的劝说方法是“你做了这件事会得到什么好处”有效性的2.5倍。
比如说服领导同意你的方案,说“若不采用将损失100万元”、比你说“此方案可以节省100万元成本”要更有效。
同样的,如果是跟男女朋友相处,你也可以用“如果失去我,就再也不会有人对你这么好了”之类的话语。

以上就是说服他人的10条心理学原理及话术建议啦,关于文中说到的建立“好感度”可以引发别人听从你,所以首先要让别人喜欢你;说话有气场,容易建立权威性,让别人信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