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子笑荔枝的由来是什么(为什么荔枝又叫“妃子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6 08:33:42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诗句出自苏轼的《食荔枝》,这诗里的岭南指的是现在的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不过这块区域在宋朝时是蛮荒之地,那时会有很多犯了罪的人被流放到此,所以这里是很多人都不愿来这个地方,但是我们的大文豪苏轼却说如果能让他每天吃三百颗荔枝,他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荔枝那白嫩香甜的果肉,配上软糯浓甜滑溜溜的口感,除了让苏轼爱不释手,还有一位大美人也是陶醉其中,她就是唐朝著名的美人杨贵妃。

那时的唐朝是皇帝李隆基当政的时候,他的爱妃,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她特别喜欢吃荔枝,一到荔枝成熟的季节,就希望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荔枝。但荔枝产于南方,也就是刚刚说的岭南之地。

而唐朝的都城却在西安,离最近的荔枝产地都有千里之远。再加上新鲜荔枝摘下来很难保存,隔三天,味道就会慢慢变差,等到四五天后,色香味就都没有了。皇帝李隆基为了让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命令部下用快马日夜不停地运送,保证能赶在荔枝没有变质前就能抵达京城。

从南方到北方几千里的距离,那时又没有高铁和飞机,只能靠骑马运送,可想而知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那时有位唐朝诗人杜牧,写过这样一首诗,题目叫《过华清宫》,用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描述了这个场景,而荔枝又叫“妃子笑”,也是因此得名的。

荔枝原产于中国,经由中国传到世界各地。而我国最早关于荔枝的文献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那时的荔枝叫做“离支”,就是割下枝叶的意思。原来,那时的人们就已知道,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枝叶,很容易变质,除非连枝割下,保鲜期会加长。

幸好现在我们的科技发达,交通十分便利,在荔枝上市的时节,小朋友们只要在超市就能买到新鲜的荔枝,就不用像古人那么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