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姓氏来源(溯源百家姓之“和”姓,一块璞玉名天下!)
源出祝融氏,望郡出汝南。
系承仲叔君,和币重连城。
岭南无珍货,汝西有栋梁。
明号真孝廉,清封果勇侯。
当代和姓的人口大约有16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13%,按人口排序在百家姓第293位。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云南、北京等省市,其中山东占和姓总人口的25%,为和姓第一大省。
和姓虽然不是一个大姓,但是关于他姓氏起源的说法却历来不易,总结一下大概有五种:源于祝融氏、源于子姓、源于芈姓、源于官职官位和源于少数民族。
首先来说说源于祝融氏,尧在位的时候,祝融氏重黎的后代羲和掌管天地四时,他的后人以祖上羲和的名字作为姓氏,所以祝融氏重黎也就是羲、和两个姓氏的始祖。
第二种说法是源于子姓,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宣王的弟弟叫做子和,也就是后来的宋穆公。宋穆公临终前将王位还给哥哥的儿子,而让自己的儿子们去郑国,他的这些子孙就以子和的名字作为姓氏。
第三种说法就是源于芈姓,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春秋时楚卞和之后”也就是说,和氏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卞和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四种说法是源于官职官位,两周时期军制当中有一种官吏叫和令,是西周初期在军队中设置的旗令官,以示军纪军威。
与此同时,在内廷官吏中有一个职位叫做受和,就是御厨史、也叫做内膳令,专职掌管君王、王妃、太子们的膳食,并负责君王进膳前的口味品尝和安全检查。这些官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被称为和氏。
最后一种说法是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后魏有素和氏,改为和氏。”当时的北魏属于鲜卑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也进行了大量的姓氏更改,多改为汉姓和氏、杨氏、榆氏、张氏、佳氏、尼氏、倪氏、鱼氏、障氏等。
开头的打油诗已经道出,和氏虽然人口不多,但是名人却不少,宋代指挥使和斌一生清廉,到老之后两袖清风;晋代中书令和峤,学富五车,被人称为“千丈松”的栋梁之材;明代的和承芳,为父丧还籍,斩衰竹杖,徒行千里被人称为孝廉;清代名将和隆武因功被封为三等果勇侯,授吉林将军。
当然,这些人虽然有名,但都不是和氏最出名的,和氏最出名的还是那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还是前文提到的汴和,他是春秋时期琢玉的巧匠,是他发现了一块上好的璞玉,但是由于当时的楚厉王和楚武王都不识货,让汴河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双足。后来又到了楚文王时期,才发现这块玉石确实是一件稀世珍宝,它也因汴和被命名为和氏璧。
到了战国时期,和氏璧阴差阳错到了赵惠文王手中,秦昭襄王想得到这块玉,就派使者到到赵国说秦愿用15座城池换和氏璧,赵王明知道秦王想占便宜,但又不想得罪秦国,就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
秦王看到和氏璧甚是喜欢,但只字不提15座城池的事,蔺相如借口说和氏璧上有瑕疵,拿过和氏璧当面指责秦王出尔反尔,秦王想命武士去抢和氏璧,蔺相如靠近柱子说敢靠近就摔碎它。并要求秦王斋戒3日并将原本交还的15座城池划归赵国,蔺相如在此期间趁机托人将和氏璧带回赵国,这便是完璧归赵的典故。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命工匠将和氏璧雕琢成皇帝印章,这便是后来的传国玉玺,秦末年子婴持和氏璧向刘邦请降,玉玺归汉。东汉末年董卓乱汉,玉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等人手里,后来又归魏。
南北朝时又辗转后赵、宋、齐、梁、陈等,之后隋统一全国传国玺遂入隋宫。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后来李靖率军讨伐突厥,萧后突然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
唐灭后朱温得到玉玺,后朱温后梁被灭,传国玉玺又落到后唐李存勖手中。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传国玉玺便不知所终。
之后宋、元、明、清都相传传国玉玺重现,但均不能证明其真伪。